宝宝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详解北洋军阀)

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详解北洋军阀)

游宝
一,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北洋”一词来源于晚清朝廷的任命,在鸦片战争后清廷分别任命了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和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时的“北洋”与我们理解的“北洋”是不一....

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

一,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

北洋”一词来源于晚清朝廷的任命,在鸦片战争后清廷分别任命了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和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这时的“北洋”与我们理解的“北洋”是不一样的。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接收改造“定武军”,并改名为“新建陆军”,而这个“新建陆军”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洋军”,也是“北洋军阀”的前身。

在“小站”这个本来毫不起眼的地方,在清末民初时期,除了袁世凯之外,还有许多历史重要人物出自这里,比如号称“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有后来也称霸一方的曹锟、吴佩孚、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孙传芳、齐夔元、卢永祥等等二十多位名噪一时人物,因为这些人都出身于“北洋系”,他们占据的地盘,所率领的军队,在后来都被史学家归属到“北洋军阀”的团体之内。

1912年4月,袁世凯掌权之后,正式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当时由于“同盟会”内部产生矛盾,袁世凯拉拢部分“同盟会”的人,并与他们合作,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统一。1916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去世,随之“北洋军阀”产生了分裂,主要有三大派系:直系、奉系和皖系。

在此后的十余年中,这些军阀因为政治、经济、人口以及所辖地域的归属问题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除了派系内部的争斗之外,也发生了派系和派系之间的战争,比如1920年发生的直皖战争,1922年发生的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年发生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这几次大的战争,各个军阀都是背靠帝国主义的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使中国当时的社会受到极大破坏,对中国的形势也造成了恶劣影响。直到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刺杀于沈阳皇姑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才得以结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除了发展工业和教育之外,剩下的就是收刮民脂民膏了。

先是发行“有借无还”公债,接着便是增加税种,再然后是滥发纸币,这些做法无异于抢劫,尤为可恨的是,他们还鼓励种植鸦片,征缴高额烟税的同时,还武装贩卖鸦片,获取暴利。这使得广大人民处于朝不保夕,衣食无着,啼饥号寒的悲惨境地。

所以,从其本质上来说,“北洋军阀”这个团体是一个反动的军事集团,也是“辛亥革命”历史时期一个令人唾骂的丑恶角色

二,北洋军阀主要有哪三只事例

北洋军阀史是从袁世凯开始的,一直到曹锟结束,开始时间是1912年4月,结束时间是1928年12月(一说是1926年7月北京政府的溃败)。这段时期的大总统共有五个,分别是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再往后就是蒋介石,当然到了蒋介石这里,由于抗日战争的出现,我们对蒋介石时期的历史也就熟知起来,这里就只说说前五位总统的军阀史。

一、袁世凯时期

袁世凯开始的时候是前清大员,官至一品,为直隶总督。然而袁世凯真正拥有实力是从他在天津小站练兵的时候开始的,他利用清政府给他的练兵机会,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比如当年跟他一起赴朝鲜的老部下,拉拢以前的一些故交,像徐世昌、唐绍仪等人;培植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以及曹锟、陆建章、段芝贵、王占元、田文烈等人均在此之列;招纳其他军种人才,比如姜桂题、张勋等人。

袁世凯对这些部下有着恩威并施的管理方法,他能够做到熟知部下,知人善任,基本上各级军官及幕僚,甚至小头目都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于最底层的士兵则用非常严格的法规。在袁世凯的领导下,北洋军逐渐的成为他的私人军队。

正是由于这一点,溥仪登基后,摄政王载沣才将袁世凯赶回老家。按理说袁世凯没官职了也就一无所有了,然而他即便是不当官了,那些北洋军依然听他的调遣,所以清政府不得不请他出来镇压革命军。

袁世凯跟革命军约定,只要他把清帝逼迫退位,孙中山就要把临时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他,当然这件事情他成功了,不然也没有后来的什么事了。之后袁世凯又利用国会选举,让自己把“临时”那俩字去掉了。

在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期间,全国其他地方虽然也有一些军阀,但大都不敢妄动,相对来说还算是和平的。但袁世凯称帝之后,全国各地都通电讨伐袁世凯,于是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开始了,各地的将领纷纷通电独立,各地军阀也都宣布独立,袁世凯当上皇帝八十多天就嗝屁了,而随着袁世凯的死亡,他的时代也就此落幕。

二、黎元洪时期

黎元洪发迹很偶然,是一个被历史推着走的人,他本身毫无功勋,却成为民国时期唯一一位荣任三届副总统,两届大总统的人物。当然了,黎元洪不管怎么上台,怎么执政,他都是一个没有兵权的家伙,而扶持他上位的军阀,不过拿他当棋子罢了。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的时候,还是清军将领。由于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制造炸弹不幸爆炸,起义机密遭到泄露,起义领导人非死即逃,起义军群龙无首,这时候需要一个比较有名望的人来镇场子,于是就将清军将领黎元洪抓来充数,就这样黎元洪前一日还在镇压革命军,后一日就成了革命军的首领。

选中这么一个货色当湖北省都督,绝对是革命军最大的败笔。1913年5月,袁世凯假共和的面目暴露,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黎元洪早就知道袁世凯的大名,并且深知革命军不是北洋军的对手,于是临阵倒戈,成为了袁世凯的马前卒。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一命呜呼。此时实际上控制北京政权的是段祺瑞,而黎元洪在此前就一直担任民国副总统(袁世凯称帝前),但他手下一直无兵,在那个年代,手底无兵就只能任人宰割,虽然他被段祺瑞推上了总统的宝座,但什么用也没有。

黎元洪虽然想真正的当一回总统,但无论怎么玩弄权术,始终被时任民国总理的段祺瑞打压。在1917年6月,一直被段祺瑞暗示复辟的张勋杀到了北京,此前黎元洪也私下联系过张勋,想让其制约段祺瑞,等张勋到北京的时候,黎元洪还以为他是来帮自己的。

没想到的是,张勋不仅不来帮自己,反而要杀掉自己,扶持清帝重新登基。黎元洪匆忙下只好逃到日本使馆避难,并且致电冯国璋,让其代行大总统的职权。段祺瑞看到黎元洪已经被赶跑,于是出兵将张勋也赶跑了。

三、冯国璋时期

自从黎元洪下台后,冯国璋一直都是担任代理大总统,虽然这前面有“代理”两字,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为当时民国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同为“北洋三杰”,最后也就他一个人登上了大总统的宝座,虽然是代理的。

冯国璋在前期的时候,帮助袁世凯打下了不少江山,但他是个有原则的人,坚决不同意袁世凯称帝。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冯国璋一直被袁世凯防范。袁世凯称帝后,一直想让冯国璋进京做参谋总长,但一直没有如愿。

不过时间不等人,历史与民众已经容不得袁世凯胡来,袁世凯称帝后不久,各地的军阀都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伐袁世凯。而冯国璋在受命镇压革命军的时候,也消极怠战,后来又联系了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湖南将军汤芗铭密电各省将军发报令袁世凯取消帝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将军密电”。

然而冯国璋被黎元洪任命为代理大总统后,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他去了北京,那就是到了段祺瑞的地盘,等于刀俎上的鱼肉任段祺瑞宰割。不过经过皖系几番邀请,冯国璋又加以布置,最后还是去北京当了代理大总统。

虽然冯国璋手底有兵,但北京终究是段祺瑞的地盘,没过多久冯国璋和段祺瑞就因一些问题而争斗起来,形成了第二次“府院之争”(第一次是段祺瑞跟黎元洪),尤其是在对待南方的政策上,这两位的态度截然相反。

由于云南、广西军阀要么公开反对北洋政府,要么宣布独立,而且孙中山又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冯国璋主张与南方和解,而段祺瑞则主张以武力去征服。

但冯国璋终究是在皖系的地盘上,由于政见不合,皖系将领多次制造软禁大总统的氛围出来,后来冯国璋一次南逃失败后,就真的被皖系半软禁了。本来段祺瑞即将要成功了,但原本倾向于皖系的曹锟突然倾向直系,由主战变为主和。

最终冯国璋与段祺瑞共同通电下野,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下野了,但实际上冯国璋还是败了。段祺瑞下野后虽不做总理了,只留任参战督办,但仍然自己幕后操纵和控制。而冯国璋下野(1918年8月13日)之后就回到河间老家,弃政从商,1919年12月28日因病去世。

四、徐世昌时期

徐世昌是北洋军中的元老人物了,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徐世昌就是袁世凯的幕僚,据说戊戌政变的时候,还是他同袁世凯一起出的向荣禄告密的主意。徐世昌在前清已经官居一品,担任军机大臣。

武昌起义爆发后,还是徐世昌向载沣保举的袁世凯,虽然他不保举,袁世凯也会再次出山,但他保举了,这效果就不同了。清帝退位后,徐世昌并没有立即跟着袁世凯做官,而是到青岛隐居,顺便观望局势。

徐世昌在隐居期间,担心隐得太久就被政治抛弃了,于是他暗中与袁世凯联系,怂恿袁世凯解散国会,制约国民党。等到徐世昌的目的达到之后,便于1914年5月1日就任民国国务卿一职,充任袁世凯的智囊。

冯国璋下野后,社会各界认为军阀当大总统,太容易引起腥风血雨,还是选一个文人当比较好。于是大家都决定选举徐世昌,在正式选举时,到会议员有436人,徐世昌竟然以425票当选。当然一个没有兵权的总统,注定是平衡各方势力的傀儡罢了。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从冯国璋手中接任民国大总统一职,那天也是冯国璋宣布下野的日子。徐世昌在任期间,国内的环境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平和的,但他同黎元洪、冯国璋一样,一直受皖系制约。

在徐世昌任总统期间,一直没有选举副总统,一方面他不愿意有实力的军阀担任,因为他担心自己被取代。另一方面他借口南北调停,副总统的位置留给南方的岑春煊等人比较好(当时孙中山已经被排挤走,岑春煊任护国军政府主席总裁),这样他还能联合护国军对付皖系军。因为他也是主和的,同皖系的主战相反。

徐世昌在任期间,我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但北洋政府选择了镇压。在外交方面,徐世昌收回了日本继承德国的青岛及其胶济铁路,但由于这是英美两国帮忙的,也被迫承认了“中国门户开放”、“各国在华利益均等”的原则。

直皖战争后,皖系失败,由于吴佩孚一直都对徐世昌担任总统表示反对,于是重申召开国民大会另选总统。然而这个计划被直奉战争搁置了,当时徐世昌还想要以奉系制直系,但说来说去,不管谁输谁赢,他这个位置都坐不稳。奉系败退后,徐世昌被迫下野(1922年6月2日)。

五、曹锟时期

徐世昌下野后,曹锟并没有立即当上总统,而是把早已经下野的黎元洪拉出来复位(1922年6月11日),这样做一来可以使南方护国政府名不正言不顺,而来可以使总统和国会都成为直系的傀儡,这样一来,就可以像之前的皖系那样,控制总统了。

扶持黎元洪复位是吴佩孚提出的,理由是让黎元洪补足五年总统任期,等到黎元洪期满下台后,曹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担任大总统了(国会都是直系的人)。但曹锟已经等不及了,以各种手段逼迫黎元洪交出总统印信。

1923年6月13日,黎元洪被直系将领王承斌软禁在车站,被迫交出总统印信。之后他将这件事情通电全国,并且否认总统职权已被解除的说法,但他到底没有兵权,说话不够硬气,怎么折腾也不管什么用。与此同时,曹锟已经组织选举了,并且在选举中“大获全胜”。

虽然黎元洪说话没什么分量了,但他被逼迫下台的消息,大可以被奉系、皖系以及护国军政府做文章,比如当时梁启超就曾通电指责曹锟,其他各地军阀也纷纷指责曹锟不讲道义。就这样在直系与各路军阀的周旋下,直到1923年10月10日曹锟才到北京正式就职。

由于曹锟这总统来的不干净,他饱受社会各界的质疑,最令他焦头烂额的是,这总统当的一点都不称心。别说统一全国了,他连统一直系都没有做到。在直系中,吴佩孚居功自傲,一直想将曹锟取而代之。在直系之外,还有护国军政府在时刻准备着北伐。

1924年9月初江浙战争爆发,5日孙中山下令护国军讨伐曹锟、吴佩孚(此时孙中山又已经掌握护国军政府)。15日奉系又对直系发起挑战书,第二次直奉战争拉开序幕。在10月22日晚,早已对曹锟和吴佩孚不满的冯玉祥悄悄回到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曹锟被迫交出总统印信,之后被冯玉祥囚禁。

尽管曹锟被囚禁,但明面上还是总统,直到11月2日才向国会提交辞职咨文。然而非常讽刺的是,前来逼他辞职的人,就是去年逼迫黎元洪交出印信,捧他上台的王承斌。1926年春天,冯玉祥被张作霖打出北京,曹锟又恢复了自由。

张作霖委托张学良来告知曹锟,说一定拥他复位,这让曹锟满心欢喜,没过几天他就通电各省说冯玉祥已经撤出北京,意思是希望各地拥护他复位,结果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回应,前几天说拥护他的奉系也不说话了。

之后曹锟又去找吴佩孚,结果连吴佩孚都不支持他复位,自此他才死心,于是在1926年5月1日,通电发表补行辞职宣言,声称“因病辞职”。而总统的职权则一直由段祺瑞执行(从1924年曹锟被囚禁后不久开始)。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布《北伐宣言》,蒋介石下达“北伐动员令”,一周后北伐军出征,一路上势如破竹,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部40万众节节败退。直到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东北易帜”,从此北洋军阀统治的日子正式落幕了。


三,北洋军阀是指哪些

关于这个问题,史料相当丰富,就看从那个立场、角度使用文化了!如:胡绳先生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刘仲敬先生的《民国纪事本末》,中华书局出版的,由李新主编的六卷本《中华民国史》……

四,北洋军阀的历史

你好,非常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北洋一词泛指地理位置,具体是指渤海、黄海以及朝鲜半岛附件的海域,相对应的南洋是指东海、南海及附件海域。清朝末年,因该区域设立通商口岸,清政府设立北洋通商大臣一职,管理通商及部分外交事物。后由于与地方政府在管理职能上有重叠、交叉,遂改为由直隶总督兼任。李鸿章是北洋系统的鼻祖,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六镇,袁世凯升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后,人们约定俗成,就把袁世凯统帅的六镇新军统称为“北洋军”,“北洋军阀”由此诞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皖、奉三系。今天,咱们就说一说直系首领、臭名昭著的贿选总统曹锟的陈年往事。曹锟出生于天津大沽口的一个船工家,自幼家贫。添丁进口本是一桩喜事,但他家穷的叮当直响。曹锟他妈掐指一算,今年是狗年,不由得叹了口气:咳,大冬天的,又来了一条穷狗!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十六、七的曹锟为了养家糊口,遵从父命,干起了贩卖布匹的生意。曹锟为人朴实、长相憨厚,卖布不计较价钱,一来二去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曹三傻子”,曹锟为人慷慨,好交朋友,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的信条。还真别说,有个朋友给他指了条道:当兵,吃官饷。自此,曹锟步入军界,并拜淮军管带郑谦为义父,继而成为郑谦的乘龙快婿,继续发扬他“傻里傻气”光荣作风,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由一名土里土气的布贩子,爬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高位。真乃人生逆袭的祖师爷啊!外表愚钝,并不代表内心缺乏智慧。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曹锟之所以能成为大军阀、大总统,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只不过是眼拙之人看不出来而已罢了。列位看官,你们说:曹三傻子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呢 ?欢迎各位朋友评论、转发,如果点个赞,那俺就这厢有礼了!

五,北洋军阀指的是哪些军阀

对学历史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有点大,关于北洋军阀。袁世凯可以写几本书。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是早期代表人物,后来的曹昆,吴佩孚,冯玉祥也是!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关于北洋军阀你都知道哪些事情?(详解北洋军阀)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