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观战"而不支援?

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观战"而不支援?

游宝
一,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观战"而不支援?既存在客观上的不可能的情况,也有德军主观上不愿意的原因,除了在战前就已经部署到柏林附近的德军,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部队在战役期间向柏林进行....

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

一,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观战"而不支援?

既存在客观上的不可能的情况,也有德军主观上不愿意的原因,除了在战前就已经部署到柏林附近的德军,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部队在战役期间向柏林进行增援,即便连距离柏林最近的第12集团军也根本没有试图向柏林进军,去解救他们的元首。该集团军在向东进攻解救出被苏军包围的第9集团军残部后,便逐步向西且战且退了,根本没有向北进军柏林。连距离柏林最近的德军都没有服从元首的命令增援柏林,其他那些远达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德军就不可能前来支援了。



当时柏林以外的德军重兵集团大体有以下几个,驻挪威的德军挪威集团军,这是德军中最为完整的军队了,兵力约有40万,一直驻守在挪威,直到战争结束。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则建议将这支部队撤回来加强东线的防御,遭到希特勒的拒绝,当时波罗的海还没有被盟军控制,德国海军表示有能力将这支军队运回国,但是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他表示不能放弃那里的铁矿石,等到柏林战役爆发时,挪威的德军已经不可能赶回来了,也来不及了。和挪威集团军一样的处境的是坚守在库尔兰半岛的库尔兰集团军群,也就是之前的北方集团军群,这支军队尚有20余万人,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也是古德里安极力要求调回本土的,不过同样被希特勒所拒绝,而且随着德军北部沿海地区的丢失,已经没有可能运回这支部队了。

事实上整个东线都遭到苏军的进攻压力,苏军并非只在柏林方向发起了进攻,苏军的进攻是全面的,在南方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同样遭到苏军的猛烈进攻,几乎无法做任何大范围的机动。远在意大利的德军G集团军群也被盟军所牵制,而且他们也没有燃料返回柏林。德军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了后勤补给能力,本土作战的部队大都依靠原有的军用仓库在进行坚持,尤其缺乏燃料,已经丧失了机动能力,任何部队撤离前线都将造成无法弥补的缺口,进而导致战线崩溃。温克的第12集团军之所以能够转向东线作战,完全是由于西线的盟军已经停止了进攻,而西线的主力B集团军群已经被盟军歼灭,如果不被歼灭,这可能是唯一可以用于解救柏林的德军集团军群。

战争打到1945年4月份时,谁都明白战争早已经失败,任何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迫于希特勒的强大压力,德军不得不继续实施抵抗,他们都在等待希特勒的死亡,只要希特勒一死,德军将领几乎立刻会选择投降,停止这毫无意义的战争。他们何必去违心的解救他们的元首呢,每个人心中都在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那么回援柏林只会让战争继续延长,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被包围在柏林的希特勒当时已经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连近在咫尺的第12集团军都控制不了了,该集团军司令温克将军认为进入柏林无异于送死,还不如坚守现有的防线,为德国难民的西撤争取时间,他们现在完全是为了德国的未来而战,而不是为了希特勒,这应该代表了当时绝大部分的德国指挥官的心声,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个怎么说呢,虽然德军账面上还有五百万的军队,但此时德军真的是强弩之末了,由于44年盟军登录法国,就注定了德国的失败,至45年4月,德国为了柏林保卫战,集结了120万军队(还有90万一说),具体的数字没有意义,德军里真正有作战经验的部队不会超过40万,剩余的全是临时征召的所谓“人民师”,这就是民兵部队,保卫首都的部队尚且如此,在西线的部队更不用说,希特勒在45年已经精神错乱,把最后的精锐党卫军调到匈牙利,进行最后“春季醒悟”行动,最后也被拖在了那里,根本没有能力驰援柏林,后期柏林被苏军合围,柏林的守军连突围都没成功,更没有部队来解救了。



1945年的德国已经不是那个横扫欧洲,风光无限的德国了,这时的德国在盟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到1945年2月,东线的苏军的前锋已经达到离柏林只有六十公里的地方,西线自诺曼底登陆后,盟军进展也较为顺利,解放了大片地区,推进到距离柏林还有五六百公里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局面希特勒采取西线稳定防御,东线防御中反击的战略。

德国腹背受敌,但德国曾经占领大半个欧洲。虽然已经失去大片占领区,但这时在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国仍然驻扎有大量德军。

在波罗的海三国依然有近30万德军,只是缺少船只无法运回国,再加上希特勒认为这些德军留在那里,就像一把尖刀插入苏联背部,随时可以反击苏联。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仍有40万的德军,由于路途遥远一时无法回援。在捷克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当时仍有90万人,虽然部队被打残了,但人员实力还在,而且离得近,是不错的回援力量。由于希特勒迷信那句名言:“谁控制了布拉格,谁就控制了欧洲的中心!”因此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团军死守捷克。

所以德军看似数量庞大,由于受到盟军的牵制,以及希特勒制定的稳定西线,在东线防御中反击的战略影响,在柏林战役期间,并没有回援柏林。

当时希特勒在柏林附近组织了80万人的防御力量,从奥得河到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纵深20—40公里的防御地带。希特勒希望借助这样的梯形防御,一步一步的消磨苏军的士气,从而使苏军疲惫,最后再给苏军迎头痛击。

希特勒本意是想将柏林战役,变成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此扭转战局,然后再通过驻扎在各地的德军进行反攻,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个想法看似很好,但实际执行起来就很困难了,当苏军探知德军在柏林的防守兵力约80万后,苏军就集结了250万的兵力,经过精心准备一举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占领的柏林。
所以无论德国怎么折腾,都不能挽救失败的命运。

“这个民族已经证明自己是弱者,而未来只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不管怎样,战后苟活下来的只会是些劣等人,因为优秀人物已经战死了。”面对苏军强势进入德国,心力交瘁的希特勒陷入绝望,话语都带着暗黑色彩……

▲图为希特勒

进入1945年,德国的战争资源已经接近枯竭,7900万人口(包括德国、奥地利、苏台德地区)中征兵额高达1700万,相当于40%的男人被送上战场。尽管德军里充斥着老人、少年,但是他们依旧拼命抵抗东线苏军,主要是他们怕苏军对德国人残暴复仇。

4月16日,苏联猛攻柏林,希特勒相信至少有3支德军部队在赶来“勤王”。实际上,只有新组建的第12集团军在奋力开赴柏林,其指挥官是忠诚的文克将军。希特勒说指望的其他部队大部分已经逃亡西部,准备向盟军投降,而不是北上解救柏林。

文克将军从易北河朝东北方开进,由于战车匮乏、装备短缺,尤其缺乏油料,4月29日在柏林西南20公里处陷入困境。显然,希特勒已经盼不到援军,柏林注定守不住。那么,驻扎他国的几百万德军,为什么不回援柏林呢?

▲德国党卫军

当时德国的海外大军团,部队具体人数仅供参考,大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捷克斯洛伐克驻扎着中央集团军的90万人、南斯拉夫驻扎着E集团军40万人、北部意大利驻扎着C集团军60万人,挪威、丹麦驻扎着30多万,波罗的海地区驻扎着库尔兰集团军25万人。

近250万海外德军里,至少有100万精锐部队,希特勒不但没有提早调回,甚至还将手头紧张的部队派往海外。为保障北欧的铁矿石资源,挪威、库尔兰集团军没有被允许回国,等到海军丧失运输能力,这些部队就只能留在当地。其他的几支海外部队,要么受到苏军攻击、要么受到盟军牵制,难以有效进行大规模的回援行动。

或许,希特勒还想来个德国式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利用驻扎各地的德军给苏军来个大反击。从柏林战役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并不用心保卫柏林,而是他焦虑于如何保障资源供应。不能粗暴地认为希特勒无脑,实际上因为德国严重缺油,大批新式武器、装备无法投入战场。

▲奋战的德国兵

这时候的德国,已经丧失进攻能力,能够守卫德国本土已经谢天谢地。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建议,应该集中一切力量保卫柏林,并派兵收复西里西亚工业区。然而,希特勒去将西线撤下来的最后机动力量——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调到匈牙利,在巴拉顿湖附近发起最后1次反击。

希特勒的妄想,让20万人、900辆坦克断送在匈牙利,他过去最为信任的精锐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希特勒青年团师被彻底击溃。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对阿道夫·希特勒师的溃败恼羞成怒,他下令摘取该师所有官兵佩戴象征自己名字的“A”字袖章,说“他们已经不配享有这一荣誉。”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但没有保住匈牙利的油田,还损失大批生力军。

因此,最后的柏林战役的时候,面对柏林前线250万苏军,德国国内部队捉襟见肘、海外部队无能为力。短短9天后的4月25日,苏军完成对柏林城内20万德军的合围,并且城外的德国第9集团军也遭到合围的命运。

1945年,有人哭有人笑,对盟国人民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年份,可是对于德国纳粹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曾经席卷欧洲,所向披靡的日耳曼骑士——德国国防军不但没有让德国再次伟大,反而被节节败退逃回老家。

盟国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踏上德国国土,曾经不可一世的纳粹头子希特勒,不得不蜷缩到柏林,当了缩头乌龟,跟斯大林交换了位置。

距离称霸欧洲的目标,曾经是一步之遥,垂手可得,可转瞬之间就成为黄粱一梦,化为泡影。


不过希特勒不是一战时期的德皇,不会像他那样在尚且有希望的时候,悯怜苍生,早日结束战争,他困兽犹斗,要进行最后一搏,希望奇迹出现。

因此,希特勒在盟军大兵压境逼近柏林之前,制定了西线全力防御、东线防守反击的战略,根据这个方案,他开始了紧锣密鼓部署: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



第一道防线——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

总共兵力100万左右,包括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

火力配备: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

第二道防线:总兵力20多万,包括柏林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临时组建的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

这些兵力被部署在奥得河——尼斯河地区30公里左右的防御地带,希特勒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精心布置的梯形的几道工事上,企图用这些工事来消耗对方,拖垮对方,最后反戈一击、夺回主动权。


担任主攻任务的苏军丝毫不敢松懈,他们杀鸡用起了牛刀,把苏军的精锐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两个坦克军和四个航空集团军全力压了上去。

美、英部队也不甘示弱,大军浩浩荡荡开过易北河,距德国首都仅仅有100公里。

众所周知,德军曾经占据了大半个欧洲,这时候意大利、匈牙利、捷克等许多国家还部署着很多德军。

德国投降时,一共有160万德军向英军缴械,有350万德军向美军投降,苏联在柏林战场外俘虏的德军人数也不低于美军。


可是问题来了,希特勒为什么不让这些部队去解围柏林呢?

因为他们来不了,他们通往柏林的路很平坦,但却有拦路虎——荷枪实弹的盟军士兵。

而且此前德国的燃油供应早已被切断,弹药供应也不能到位,这些部队是被砍断手脚、拔掉牙齿的猛兽,动弹不得。

第二、希特勒这时候没有失去自信,他依旧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军事家,希望最后可以翻盘,复制一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因此,他给各地德军下达命令,让他们不要回援柏林来,只须坚持战斗,牵制盟军,等柏林局势逆转了,再协助自己进行大反攻。

应该说,希特勒的构思是很奇妙的,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又不能说军事天才希特勒已经穷途末路,没有翻盘的可能,只能说他的想法很傻很天真。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美英援助的先进武器和弹药源源不断运往苏联,苏联还有无穷无尽的兵源,永远打不完,死不尽。


在占有制空权和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苏军付出了比德军更大的伤亡打赢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而柏林战役,德军没有兵员优势,没有预备队,没有充足物资保障,没有制空权,别说希特勒,就是拿破仑和麦克阿瑟来了,这仗都打不赢。

面对苏军凌厉的攻势,希特勒终于着急了,他命令第9集团军同第12集团军一起当救火队员。可是不久之后第九集团军在柏林东南被苏军分割包围了,寸步难行。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也在柏林西南被美军团团围住,不能脱身。

而到柏林被苏军攻克前几天,希特勒跟外围的联系全部被掐断,等待他的只有一条路了。

树倒猢狲散,希特勒自焚后,1945年5月3日,德军最后的主力之一第9集团军残部开始商量如何向美军投降事宜。


5月8日,第12集团军也放下了武器,幸运的是,他们也遇到了美军,他们向美军提出的,救治伤员、善待投降的德军官兵,接受德国难民的三个条件全部被接受,至此这支拥有辉煌战绩的德军王牌军成为历史。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苏联猛攻柏林,驻扎它国的数百万德军,却为何仅"观战"而不支援?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