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按顺序)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按顺序)

游宝
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分析众多以少胜多战例,总结归纳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将者果断发出正确指令(指挥得当);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

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

分析众多以少胜多战例,总结归纳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将者果断发出正确指令(指挥得当);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武器不能太落后;足够的战争必须物资;有时自然因素也会产生巨大作用。上述某一点占有绝对优势,就有可能达到以少胜多,若几点都具备,且能充分合理结合运用,就可称为无敌之师。

一.指挥得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将者必须及时掌握准确情报,果断发出正确指令。如淝水之战,谢玄指挥8万东晋精兵与苻坚率领的80余万前秦大军对峙于淝水两岸时,谢玄假意请求苻坚后退待东晋军队渡河后进行决战。苻坚决定待东晋军队渡河过半时发起突然进攻,于是下令后退,东晋军队同时渡河。80余万大军后退场面可想而知,尤其是后方军队根本不知为啥后退,这时潜伏在前秦大军中的东晋细作乘机大喊“我们打败了,快逃啊!”,不明真相的前秦大军顿时溃逃,踩踏致死不计其数,东晋军队尾随追杀,前秦大败。



又如,毛主席前三次反围剿时采用官兵都能理解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等灵活有效的战术,连续三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

二.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



古代许多著名将领都非常注重这一点,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有为士兵吸脓血的等等,都是希望拥有这样的军队。我们以抗美援朝为例,先看空军,新中国的空军相对美军真是太弱小了,有的飞行员仅仅训练20多小时就上空作战,结果战绩惊人,靠的就是大无畏的战斗意志,其中王海一人就击落9架敌机,包括一名美国王牌飞行员。又如,在金城战役的白岩山棱坎战斗中,有个叫郑朝元的战士一个人就阻击歼敌122人。再如,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无不彰显人民军队强大无畏的战斗意志。



三.武器不能相对太落后。二战日本投降的直接因素,就是面对超级强大的核武器,彻底丧失战斗意志。

四.足够的战争消耗物资。官渡之战也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面对优势兵力之敌,曹超派出精锐骑兵烧毁袁绍大军粮草,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想而知,粮草没了袁绍必败无疑。抗美援朝虽不是以少胜多,但炸不断打不烂的交通线为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的物资,却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五.自然条件往往在战争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抗日战争中日本没有迅速攻占中国,除了中国的抗战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战线推到山区后,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几乎丧失作用。德国两次入侵俄国,最终都败给严寒。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火烧赤壁,不善水战的曹军把船连接起来,本是应对良策,结果不该有的东风却吹起来,良策瞬间变成蠢策,最终因火烧连营而大败。

如果各方面都达到高水平,且能充分有效结合运用,那就是无敌之师。

二,史上以少胜多的十大战役

古代战争以少胜多重点在于以下5点:

1.将领和军队组织的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忠诚程度,大军团指挥对将领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能力低下的将领带兵多未必能协调好,特别是大军团中各将领不听从指,往往导致反为小军团所破。战例如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2.士气和战斗决心。中国有太多成语说明这个问题了,如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等等。战例如秦末的巨鹿之战、新朝末的昆阳之战、南北朝时的陈庆之北伐。

巨鹿之战

3.对于天气、地形、水火的合理利用。如上党之战,白起卡住关键阵地导致赵军无法突围。诸葛亮也是用此方法的高手,三国演义中例子极多。

赤壁之战

4.对于后勤供应的保障能力。大军团要求的粮草和军械也多,对大军团作战若卡住其粮道,往往使其不战而败。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就先烧光袁军在乌巢粮草,致袁军士气大跌,围城之战中也往往对大军团采用困城之法,迫其投降。

官渡之战

5.机动能力。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军队对中原军队大量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虽兵力少于中原军队,但常采用破粮道,灭散兵的方式击败中原大军。辽军在五代十国击败后唐、后晋主力的晋安之战、中度之战均是采用此方法。

三,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时间顺序

谢谢邀请。

曹操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非常多

!仅三国时期就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各有特点,非常精彩。现剖析一下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城东北)之战,以少胜多是如何实现的!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

曹操本来势力很小,后来打败了攻进兖州的黄巾军,在兖州建立了一个据点,他还从黄巾军的降兵中,挑选了一部分精锐兵力,扩大了武装,有二万余人的力量。与袁绍军以五比一的兵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袁绍

一、袁绍一路进攻,曹操声东击西取胜。

当袁绍气势汹汹围攻白马的时侯,曹操釆取谋士荀攸的建议:派一部分人马往西延津一带假装渡河,把袁绍的主力吸引到西边,曹操带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颜良没有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也就解围了。

二、袁绍兵多追杀,曹操伏击获胜。

袁绍听了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跺脚,不听劝阻,下令全军渡河追杀曹操,并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绍来追,就把六百多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上吃草,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以为曹军己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上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两仗下来,袁绍连损两员大将,将土们被打的垂头丧气。袁绍还不死心,吩咐士兵在曹营外堆土山,筑高台,让兵土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曹操和谋士们设计了霹雳车,这种车上安装了机纽,兵土们扣动机纽,把十几斤重的石头发出去,打坍了袁军高台,士兵们也被打得头破血流。

袁绍吃了亏仍不死心。又让士兵在深夜偷偷挖地道,打算从地道进去偷袭,结果又被曹操识破,曹操让兵士在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了地道出口,袁绍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许攸

三、袁绍杀曹心切,曹操出奇制胜。

双方在官渡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粮草有些不足,曹操很着急,给许都的荀攸写信,荀攸回信,让曹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这时侯袁绍的粮草源源不断地从邺城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有个谋土许攸打听到曹操缺粮消息,向袁绍建议派一支小队伍,绕过官渡,去攻打曹操的许都,袁绍不听,还对许攸很是不满。恰巧,有人写信污告许攸一家人在当地犯法,袁绍把许攸狠狠地批了一顿。许攸又恨又气投靠了曹操后,几番试探,得知曹操的队伍只有几天粮草了,献出了偷袭乌巢之计。曹操立即召开了班子会,让荀攸、曹洪守营,自己亲率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旗号,沿途遇到盘问,就说是袁绍派去支援乌巢的,袁军岗哨没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曹操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烧得一干二净,乌巢守将淳于琼仓慌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土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两员大将张郃、高览带兵降曹,曹操乘势猛攻,袁绍军四下逃散,袁绍和儿子袁谭来不及穿戴盔甲,带着剩下的八千骑兵向北逃去。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主力己经消灭,过了二年袁绍病死。曹操又用了七年时间,扫平了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能听到你的建议,看到你的关注点赞转发!

四,史上以少胜多的五大战役

淝水之战

东晋VS前秦

东晋以八万打败前秦八十万(实际30万)
  • 东晋统帅谢安,前秦统帅苻坚
  • 淝水决战时,苻坚的前秦军队后移时,晋军渡水出击,此时前秦军队有人高喊:秦军败了,故而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

兵败如山倒的关键点:就是这个趁军队后移高喊秦军败了的人,是他造成了前秦军队溃败的恐慌情绪

官渡之战
  •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的决战
  • 曹操听取袁绍投靠的谋士许攸的建议偷袭袁绍的屯粮大营乌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因此曹操在官渡以劣势兵力战胜了强大的袁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VS曹操(号称八十万)

三十六计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苦肉计)
  • 黄盖投靠曹操(诈降计)
  • 水面偏能用火攻(黄盖船上装着硝酸甘油加硫磺)

就这样把曹操八十万大军给烧没了!

还有很多如:成吉思汗和金朝的野狐岭决战;拿破仑与反法联军的战争

五,以少胜多的5大战役

在我们国家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的许多战役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强弱分明,但战争结果却出乎意料,实力弱小的一方战胜了力量强大的一方。下面就以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为例。淝水之战是典型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前,前秦军队步兵骑兵合计超过百万,而东晋军队总数不过十来万。前秦皇帝符坚夸口,百万之师,投鞭断流。但是这场战役结果却以东晋大胜前秦惨败而结束。下面对该战役进行分析。

首先看战争准备。先说双方人员构成。前秦军队号称百万,但其中包括氐族人,鲜卑人,羌人等。这些人表面和和睦睦实则各怀异心,因此,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不是一个团结坚强的战斗集体。反观东晋,将领士兵基本都是汉人,因此万众一心铁板一块。再看人员士气。无论古今中外的战争,都讲究师出有名,就是讲究打仗的理由和目的。前秦是要统一全国,而东晋则是为生存而战。前秦是侵略的一方,而东晋是反侵略的一方。这就决定了东晋没有退路,失败则意味着亡国。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作为反侵略一方的东晋士气及战斗意志要高于对方。

其次,情报工作。淝水战役之前,降将朱序被派到东晋劝降。不是真心投降前秦的朱序劝告谢安,趁前秦百万军队尚未完全集结之时,应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否则东晋胜利的机会渺茫。谢安了解到了敌方当前的力量,就采纳了他的建议。而反观符坚方,情报工作差强人意,不了解对方真实力量。在观察敌情时,发现八公山上漫山遍野的东晋军队 ,立马被东晋军队的浩大阵势所震撼,士气顿时萎缩。其实对面山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树木而非士兵。这就是所谓的草木皆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优于前秦的情报工作的使战役的天平再向东晋倾斜。

第三、战役指挥。 经过一系列排兵布阵,双方终于隔着淝水对峙,准备决战。东晋耍了一个花招,让符坚先退后一些,以便让东晋军队能渡过淝水排兵布阵,然后双方对决。前秦本已列好战阵,但符坚却想趁敌方半渡而击,于是就答应了。但他没料到自己的军队数量庞大,前方往后撤,后方却不明所以,以为己方已败。于是战阵骚乱,兵溃如山倒。人尽皆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斗尚未开始,前秦就让自己的部队撤退,不得不说是指挥上的败笔。于是东晋军队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取得辉煌了的胜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按顺序)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