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

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

游宝
一,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基辅战役该不该打,这事儿没争议,就是:该打。根据德国的计划,他们要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北方一路,进攻列宁格勒。因为这里是苏联的经济、文化、工业、人口中心,拿下这里就可以在北面堵....

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

一,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

基辅战役该不该打,这事儿没争议,就是:该打。

根据德国的计划,他们要兵分三路进攻苏联:

北方一路,进攻列宁格勒。因为这里是苏联的经济、文化、工业、人口中心,拿下这里就可以在北面堵死苏联。

中央一路,进攻莫斯科。这是苏联的首都。

南方一路,就是打基辅。因为这里是苏联的粮食基地也是工业基地,更主要的是这里有百万苏军。这百万苏军对德国的威胁非常大。

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是当时苏联的第一、第二、第三大城市。如果再加上斯大林格勒,剩下的苏联地区,就是广大农村了。苏联的精华全集中在这几座城市里。

德国人以认真严谨著称,非常擅于制定计划。他们制定的进攻苏联的方案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如果真的按照原计划打下来苏联这三座城市,他们也就赢得了战争。而且这个计划是开战前,德国军政上上下下都认可的。

但是,这个计划在战争中并没有被执行,中间出了偏差。

以北方集团为例,他们是按照计划打的,一帆风顺,直接打到了列宁格勒城下。

问题出在中央和南方集团。

德军的中央集团打的也是顺风顺水,成绩非常好,一路歼灭苏军,按照原计划他就应该直扑莫斯科。如果按照原计划,中央集团军直扑莫斯科,以当时的情况,苏联人准备不足,中央集团是很可能一鼓作气拿下莫斯科的。而如果他能拿下莫斯科,基本上也就赢得了战争。我们都知道北方集团最终也没能拿下列宁格勒,可如果中央集团拿下莫斯科以后,北上,两面夹击,列宁格勒也就打下来了。

但是,这时候南方德军围住了基辅这里的百万苏军,有点啃不动。

德军打仗,主要依靠的是坦克部队的突击。当南方基辅战役陷入僵局的时候,希特勒出手了,他命令中央集团停止前进,拿出坦克部队,调头去支援南方集团。

所有的争议都出在这里。

打不打基辅,这件事没争议。有争议的是希特勒该不该要中央集团停下来,去帮南方。

因为中央集团这一停一调头,就失去了战争中最最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中央集团军为了支援南方集团军损失了1个多月将近2个月的时间。一个多月之后,才重新上路,向莫斯科进发。而失去了这一个多月,对中央集团军无疑是致命的。

即便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离胜利也只是一步之遥。最后他们已经打到了离市中心8公里的地方,已经看见了克里姆林宫。如果不失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央集团军肯定能打下莫斯科。

在进攻莫斯科的路上,德军遭遇到秋季的大雨,道路泥泞,坦克部队行动迟缓,失去了快速突击的优势。随后,恐怖的苏联严冬降临,给德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中央集团军能遭遇这么严重的自然条件打击,就是拜损失那一个多月的时间所赐,拜元首所赐。

如果他们不去帮南方集团,而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向莫斯科突击,也就可以在秋季、严冬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了。这一个多月,苏联一方增加了准备时间,德国一方遭到了秋冬季节的打击,此消彼长,影响是巨大的。相当于苏联增加了5个师,德国损失了5个师,加一起差了10个师。

如果坚决执行原计划,中央集团能拿下莫斯科。拿下莫斯科以后他再北上,两面夹击,和北方集团一起,也是肯定能拿下列宁格勒的。而南方基辅这片,虽然是僵局,但毕竟还是德军占优势,是他们包围了苏军,充其量是啃的慢一些。即便是没有中央集团军的帮助,南方德军最后也能赢得基辅战役的胜利。最差也是列宁格勒的效果,围住了,没打下来。

所以说按照原计划,没有希特勒的干预,德国很可能会拿下苏联,赢得战争。先来个中央突破,占领莫斯科,然后两路夹击打下列宁格勒,这时候基辅那边也应该得手了。如果还在僵持,再把北方、中央集团的坦克部队调过来,前后夹击,基辅也就打下来了。

最后再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一起打斯大林格勒。

但希特勒调中央集团的坦克部队去支援南方集团,这件事咱们开始也说了:有争议。而且是军事领域很多专业搞军事的专家、将领之间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事情并没这么简单,希特勒这么做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咱们前面说德国能赢得战争是有一个前提的:中央集团军能顺利拿下莫斯科。

我个人认为能,但你要是认为不能,也有道理,也说得通。北方集团就是例子,他们打到了列宁格勒城下,僵持在那里,没能占领。如果说在中路的莫斯科,苏联人小宇宙爆发,真的也挡住了德军,那事情就另当别论了。列宁格勒能扛住北方集团军,莫斯科就有可能扛住中央集团军。

北方集团军被挡在列宁格勒城外,如果中央集团军再被挡在莫斯科城外,南方集团军没有得到支援,再被挡在基辅城外,那德国就完蛋了,估计二战会提前两年结束。失去了基辅,失去了这里的百万大军,以及粮仓和工业基地,最终苏联也是缓了过来,打败了德国,要是不失去呢?对不对?

希特勒看着很疯狂,但他这个调整其实是很稳的,是正道。

他的思路是中央集团先停一下,调出精锐坦克部队去支援基辅,这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且他这个歼灭战打成功了,非常漂亮,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直接打掉了苏联的重兵集团。100多万的苏军被希特勒干净利索的歼灭。

基辅战役胜利以后,又变成了南方集团军拿出精锐部队去支援中央集团军,再合力去打莫斯科,依然是集中优势兵力。正常来讲,中央集团+南方集团,也是能打下莫斯科的。打下莫斯科以后,又是南方+中央去支援北方。

虽然耽误时间了,但中央集团也得到加强了,而且南翼的威胁也消灭了。

德国的原计划是用3把既轻且快的剑去刺敌人,希特勒的调整是用3把变2把,2把变1把的重剑去刺敌人。各有各的道理。

如果一切正常,按照希特勒的调整,德国打败苏联的可能会更大,更稳。

谁能想到那一年的秋季、冬季提前到来,冬季又是反常的寒冷。

这局面就只能用中国古老的智慧来解释了:人算不如天算。希特勒所有的精打细算都被老天爷轻轻的抹掉了。

如果希特勒知道秋天会提前来,冬天会反常的冷,他也不会这么打了。现在很多初中生、高中生都能出来指点两句,指出德国这些名将、元帅、元首的错误,那是因为我们后来人知道那一年的秋天提前来,冬天特别冷。都是事后诸葛亮。

正常来讲,即便是耽误了时间,中央集团和南方集团合力也是能打下莫斯科的。问题是他们偏偏赶上了:反常。老天爷不帮他,那能有啥招。

基辅战役的是非对错,关键因素并不在基辅,而是在莫斯科。

德国中央集团军按照原计划能不能拿下莫斯科,这事有争议,然后才让基辅战役变的有争议。因为基辅战役本身是完美的。基辅战役胜利以后,德军中央和南方集团合力打莫斯科,不克。在当年的冬季,苏军就展开了反击,当时德军就已经有被全歼的危险,是希特勒严令不许后撤,这才稳住了阵线,保住了德军。如果没有基辅战役的胜利,中央集团军单打莫斯科,如果没打下来,再面对苏军的反击,他在1941年的冬季肯定是要覆灭的。

中央集团如果覆灭了,北方、南方集团的覆灭也就是早晚的事。

如果按照原计划,中央集团能顺利拿下莫斯科,德国就能赢得战争。那希特勒调动中央集团的坦克部队去支援南方基辅,就是个错误。

如果经过初期的战争,希特勒发现苏联抵抗很顽强,中央集团没有把握拿下莫斯科,德国有失败的风险,那他调中央集团去支援基辅方向,拿下基辅以后,在两路合兵去打莫斯科,就没毛病。

德国真正的错误是在战前对苏联实力的低估,严重低估。

他们以为这些兵力可以手掐把拿的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结果打起来发现苏联的实力很强,有点打不动。列宁格勒就已经打成了夹生饭,没能一举拿下。所以,莫斯科、基辅也都很可能发生同样的情况:打到城下,德军力竭。无法占领。

希特勒调中央集团支援南方集团,就是针对这种局面的一个调整,而这个调整也是很合理的。

他调整的很高明,但天不帮他......如之奈何?

冬季的寒冷对德军的伤害很大,但苏联秋天的大雨,对德军的损害同样是巨大的,这让德军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坦克的速度。给苏联防守争取到了时间。所以即便最后德军中央集团得到了南方集团的加强,也依旧没能拿下莫斯科。

国战败根本原因并不在基辅,而是开战前对苏联的低估。如果他们能准确的计算出苏联的实力,然后增加自己的进攻实力,譬如100万。北方集团增加30万,南方集团增加30万,中央集团增加40万,这就不用调兵帮忙了,三路可以按照原计划,专心干自己的活,一路向前,分别拿下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但由于统帅部对苏联的低估,导致按原计划北方列宁格勒打不动,南方基辅打不动,看样子,中央的莫斯科也很难打动。这才出现了希特勒调整部署,引发争议的现象。

二,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的电影

时至今日如果说德军不该打基辅战役,不过受哈尔德、博克、古德里安等一系列德陆军将领们的影响,认为第二装甲集群南下基辅耽误了进攻莫斯科的时间,致使德中央集团军群未能在俄罗斯冬季严寒降临前占领莫斯科反而遭受惨败。其实古德里安自己就回答了这个问题,8月24日古德里安与哈尔德乘飞机飞回面见希特勒,原本打算劝说希特勒放弃南下主张。一番交谈后,古德里安赞同希特勒,不为其他,南下基辅的决定符合当时的战争实际。



巴巴罗萨计划在西德维纳—第聂伯河前消灭苏军主力,防止其有生力量撤退苏联腹地,但战事的进展让德军大失所望。到7月中旬,除在白俄罗斯境内歼灭了苏西方面军第3、4、10、13集团军,苏西北方面军虽遭受重挫,但大部成建制退守西德维纳河—旧国境线,并在增援兵力支持下让德第四装甲集群行进间夺取列宁格勒的企图破产。而苏西南方面军在基辅筑垒地域前阻挡住了德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迫使希特勒与德陆军总司令部7月26日采取小型单钳攻势实施乌曼合围战,才能让德军进一步推进到第聂伯河前,压迫苏西南、南方面军实施沿河防御。




中央集团军群方面,7月9日第三装甲集群攻占维捷布斯克,16日第二装甲集群攻占斯摩棱斯克,20日占领叶利亚,可说打开了向莫斯科进击的大门。但实际上此时的德军前有苏第29、30、24、43集团军堵截,浅近有苏第28、22集团军的反击,纵深有苏第3、4、13、21、5集团军的威胁,中间更夹着苏第16、19、20集团军消化不良。到8月6日德中央集团军群肃清斯摩棱斯克合围圈,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同时不得不掉头对付罗斯拉夫利地域的苏第28集团军,进而向斯塔罗杜布—乌涅恰一线攻击,清除苏第13、21集团军对其侧翼的威胁,拉扯德第2集团军向戈梅利地域前进以打通双方联系,便于后者更好的掩护自己暴露的侧翼。而第三装甲集群第57摩托化军更因苏西北方面军的旧鲁萨—德诺进攻战役北上大卢基—托罗佩茨地域,弥补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间日益扩大的缺口。



1940年12月5日在接受布劳希奇和哈尔德联合送交入侵苏联的奥托方案时,希特勒表达了莫斯科不是那么重要的观点,因此要求对方案进行修改,把莫斯科为主攻目标更改为列宁格勒,并在战事进行中多次关注南、北两翼推进缓慢,进而侧翼暴露的问题。南下基辅是对当时胶着战事的破茧再生,德陆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丰盛的成果—歼灭了苏最具实力的重兵集团,解决了中央集团军群南部侧翼威胁,解放了南方集团军,它符合巴巴罗萨计划原始的战略思想。

三,德军打基辅是否正确

当然要打了。如果不打,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这时候继续打莫斯科,只会让这个突出部继续向前延伸。

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情况:


第一,苏联红军趁机从两翼夹击这个突出部,从侧翼打击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要知道,苏军遭到最惨重损失的两次大会战——基辅会战和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会战都没发生,两次被俘虏50、60万的惨重损失还不存在。这种假想条件下啊,苏军等于比历史上多出了两百万的生力军。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遭遇的危险,比历史真实情况还要复杂得多。



第二,假如苏军没有能力阻挡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让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歼灭战提前发生。那么,当中部战线受到近百万的损失后,而且首都危机的情况下,苏联西南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必然会果断放弃基辅,大量军队会转调到莫斯科方向。德军还是会比历史上遇到更多的苏军。与此同时,原本在基辅歼灭近百万苏军的战机,也会白白丢失。(陶慕剑)



四,德军进攻基辅

乌克兰地区除了第聂伯河基本无险可守,两年后的东线战场,南方集团军群貌似也是被逐出第聂伯河右岸开始崩溃的,除了失去乌克兰地区外,更为严重的是中央集团军群一向坚固的防线也因为侧翼暴露而摇摇欲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德军整个东线的大崩盘。

总结了一下,基辅战役苏军战败的原因主要这么3点:1、8月份乌曼战役战败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仅是给斯大林在组织战役后撤方面带来了不良印象,最要命的是西南方面军剩余的几乎全部机动力量都报销在了乌曼,这样一来西南方面军变成了一支纯步兵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机动性极差,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突击根本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在德军突破一线防御之后已经完全没有装甲机械化部队去组织反突击、封闭战役缺口,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军坦克长驱直入(基辅战役最后德军俘获苏军人数众多,但缴获的坦克与装甲车辆极少证明了这一点);

2、8月末古德里安集群转向南下之后斯大林盲目轻信叶廖缅科吹牛逼画大饼,以为可以阻止“老流氓古德里安”,实际上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叶廖缅科的反突击根本没有能迟滞古德里安的南下,导致西南方面军侧后暴露,古德里安集群比较顺利的插到了方面军后方。

3、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情报工作失误,一度导致乌曼战役后对克莱斯特集群的动向失去监控,只是大概判断该集群8月下半月在第聂伯河下游到黑海沿岸地区活动,完全没有判断到克莱斯特突然转向并在克列缅丘格渡河,一夜之间击溃了毫无防备的38集团军,3天内就和古德里安汇合封闭了包围圈。

总的看下来这场大败首锅斯大林,次锅叶廖缅科,基尔波诺斯的责任相对较小一些,另外从军事角度看,乌曼战役之后苏军就应该考虑抓紧撤离基辅并在后方组织新的防线了,但是考虑到苏军机动性极差,即使这样做了仍然可能会被德军啃下一大块肉来,但总比被围歼要好得多。最后的最后吹一波朱可夫,在乌曼战役还没发生的7月29号就看出了西南方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并建议放弃基辅,老朱真乃神人也!

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连收缩防御都做不到,因为没有油发动汽车,拉不走重炮,想收缩防御集中力量?抛弃了重炮的轻步兵有什么用?失去了重武器只会导致防线崩溃的更快。突围同理,想带走重武器?你补给寸断,你除了步枪轻机枪毛都带不走,轻步兵面对敌人的坦克重炮装甲车就是死路一条!

斯莫棱斯克弃守之后基辅肯定是守不住的,基尔波诺斯和朱可夫都向斯大林强调过这一点,然而朱可夫因此被免去总参谋长,你让基尔波诺斯怎么做?大清洗才过几年了?巴甫洛夫才被枪毙多久?苏联40年开始编组的10个机械化军,到开战也才配齐三个军的装备而且全都在开战之初消耗掉了。罗科索夫斯基在44年初无法突破Gomel,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原先答应给他的装甲部队被转移到其他方向去了,不仅被打回攻击出发点而且阵亡和失踪十二万人。

五,德军攻占基辅

多谢邀请。

对于基辅战役德军可以说是不得不打,而原因在于进攻苏联时的兵力部署过于分散。

众所周知,德军进攻苏联将所有部队分成三个集团军群,其中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最强,而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与之相比弱了不少。

当时南方集团军群面对的是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即战前的基辅特别军区和敖德萨军区。由于战前苏军判断这里是德军主要进攻地点,因此兵力最为雄厚。西南方面军总兵力86.46万人,共有4个集团军58个师又3个空降旅,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5894辆(新式792辆)、火炮和迫击炮14762门(另高炮2221门)、作战飞机1901架(新式425架)。而南方面军则有40万人,共22个师又3个空降旅,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1119辆(新式60辆)、火炮和迫击炮6170门(另高炮429门)、作战飞机962架(新式224架)

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罗马尼亚军队加在一起总兵力150余万人,装备坦克和强击火炮1345辆、火炮和迫击炮16008门和飞机1763架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德罗部队虽说在总兵力上稍占上风,然而装备质量和数量与苏军相比相差甚大。这也就造成了德军无法对当面苏军实施围歼。

而在边境交战中,因为苏军南部方向的装甲兵数量优势,苏军从战争爆发当天就开始不断投入机械化军等装甲部队对急进的德军装甲部队实施反突击,直到7月15日才完全停止,可见其装甲兵力量之强大。不过尽管苏军拥有比德军更多的兵力兵器,也尽管苏军在反击中重创德军第48装甲军,然而苏军大批部队分批投入战场的做法最终还是导致了因为兵力不足使得反突击失败。

也正是兵力不足,最后德军不得不将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2装甲集群南下才最后完成基辅合围。

而正是基辅保卫战,使得苏军对于德军下一步进攻目标有了明确的判断,也给了苏军一定的时间做好了准备,最终在莫斯科城下战胜了德军。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